厚植生态文明底色 打造东方康养名都——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日期: 2022-10-18 09:38:00
来源: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

这里有仙山秀水游目骋怀,有太极武术强身健体,有洞天福地修心养性,有道茶道膳提神醒脑。这里是武当,可登高舒啸,究天人之际;可临流赋诗,悟道法自然。大山大水大生态,汇成健康养生大气场,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到武当山,过几天神仙日子。

近年来,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以下简称“武当山特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厚培生态康养沃土,山水大美、康养大兴。一张张瑰丽的生态名片、康养名片,成为“擦亮武当品牌”、实现“亮点在武当”的强劲引擎。


 


探索“两山”转化全新路径

寻一间民宿餐霞饮露,抚一曲古琴笑傲江湖;沏一壶道茶醍醐灌顶,打一段太极风生水起;探一条古道曲径通幽,遇一位高人谈古论今。这样惬意的生活,让吉林游客王先生流连忘返:“来武当,清风朗月入怀抱,仙山秀水润身心,开启慢生活,享受大健康。”


 


越来越好的旅游体验,源自武当山特区长期践行的“两山”理念。近年来,特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高达72.9%,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191.88平方公里,占全区行政区划总面积的61.5%。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3%,PM2.5降幅排名全市第一。地表水河流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在2020年度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考核中,武当山特区排名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两山”创新实践步履坚实。


 


2021年底,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发布“2021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认定结果公示公告”,武当山特区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榜上有名。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位于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大核心景区之一的五龙宫景区。基地规划占地面积18.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林地面积17.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2.8%。基地于2016年正式启动建设,重点围绕武当道家养生文化,依托鲁家寨武当山林场公益林,在持续科学保护利用好武当山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建设完善生态型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品,着力形成“一环两心四区”空间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特区工委、管委会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坚持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基本实现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良性发展。特别是以仙山秀水为基底、悠久文化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加速兴起。

武当山,以优良生态孕育养生佳品。近年来,武当山特区因地制宜建成茶叶、中药材、柑橘、核桃、樱桃等生态农业基地,叫响“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武当鲜果”“武当蜜橘”等特色品牌,让天下游客在畅游仙山的同时,可在观光园、采摘园中畅享生态之美、品尝蔬果之丰,在山水田园里享受健康。


丰富武当康养文化内涵

武当山,相传为神仙居所,自古称之为福地洞天。由盛唐至今,山上多有奇人高道,顺应自然万物,参悟阴阳五行,衍生演化中华养生之法,成就道医道药益寿延年、道茶道斋人间至味、道教音乐悦耳怡神。

武当山,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9800个,天然氧吧名副其实;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417种武当中草药,中华药库实至名归。作为太极拳等传统武术的发源地,在武当山可修武以强健体魄、修心以颐养精神,熔东方康养文化之精华于一炉,是实至名归的“东方康养名都”。


 


武当山特区传承传统文化精华,不断丰富武当文旅康养的内涵。

武当山,用武术养生强健游人体魄。“天下太极出武当”,金庸小说中独步天下、傲视群雄的“武当侠客图”已成为现实。如今,以武当山为核心、辐射全世界的武当武术培训系统已经形成,武当武术文化与武当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充分融合,游客在领略武当风景的同时可以练习武当武术,强身健体。38个武当武术分会遍布全球,每年有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来武当山修习太极、强身健体。


 


在元和观民宿,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道家文化的实践当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生态康养完美结合。武当山景区通过举办非遗文化庙会、参加国内外重要博览会、举行网络营销活动等,将武当文化、武当风景和武当生态产品向全世界推介。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客源市场,持续加强旅游目的地推广和康养旅游产品营销,品牌形象美誉度、知名度持续提升。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同频共振,将武当山的生态康养资源推出去,让人们带着对健康的憧憬走进来。


 


武当山,奉特色珍品以飨天下游客。近年来,武当山特区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养生资源,成功推出武当药枕、太极鱼宴、道教医药、道家斋饭、武当药膳等系列养生产品,重点发展太和紫隐、福地居、隐仙别院、灵山居、仙山居、道家特色客栈等具有武当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精心规划设计一批问道武当游、古建筑鉴赏游、道教朝圣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修学体验游等特色浓郁、主题鲜明、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让健康养生覆盖旅游全过程。

创新打造文旅康养高地

今年6月,武当山特区与陕西安康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武当·半山云悦康养别苑”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以康养、颐养、旅居、民宿、托管运营等为产业核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疗机构为补充,构建颐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特医、特疗、特旅、特养、特服24小时全天候服务理念树立武当山康养名片新标杆;打造旅居在武当、道医在武当、道养在武当的候鸟式、一站式旅居度假综合体项目。

以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这是武当山特区创新打造康养文旅新高地的具体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区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不断夯实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兴起一批文旅康养融合新业态、新产品和新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栖居、康养、医疗、护理、养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正高质量成长起来。


 


2019年,武当山特区紧紧依托市太和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建成占地300余亩的武当太极湖医院。该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规模建设,开设病床500张,重点围绕健康体检、慢性病治疗、康复理疗、中医养生、放射肿瘤康复等为高端群体提供医疗服务。并与加拿大七橡树医院紧密合作,着力建设“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精心打造国际高端康养基地。

同时,武当山特区通过建设“世界养生大会”永久会址、举办重大会展节事活动,激活武当山和太极湖的山水、人文资源和产业发展空间,以医疗康养、森林康养、武术康养、膳食康养的价值体系,重点建设太和养生谷、太极康养小镇、心理疗愈中心等核心项目,积极培育发展“康养+文旅、文博、文体、文艺、文创”等全要素大健康产业链。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文旅康养新业态,武当山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等荣誉称号,入选最美“国家地质公园”、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景区等名单;“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武当美宿”等一张张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书写着武当山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从核心景区的一枝独秀,到山、水、城、村多元绽放,武当山正紧紧围绕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战略目标,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领,持续擦亮武当品牌,争创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记者 王雁博)

武当山,期待您的关注。
武当山
  • 欢迎关注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信“武当山”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武当山”“wdslyj”关注。